【运城】与党同行 共谋复兴

  • 时间:2021-06-30
  • 点击量:
  • 来源:运城市委统战部
  • 作者:张荣
  • 【字体:

  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党中央作出了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决策。统一战线史贯穿百年党史始终,党的领导始终是关系统一战线兴衰成败的根本问题,因此,学统一战线史是我们统战干部学党史的必修课。在学统一战线史的过程中,我深入思考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让广大统一战线成员选择与党同行、参与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都坚定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因为它善于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用好统一战线这一法宝,建立、发展、巩固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战略和策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成立之前启蒙思想到成立之后领导中国革命、改革、建设,都在探索发展统一战线。1919年,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就结合中国国情,从不同角度阐述和宣传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劳工阶级联合、民众联合等统一战线思想。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组织工人阶级统一战线开展工人运动,并在以主要精力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积极在学生、农民、青年、妇女及知识界等各界开展统一战线活动。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了党关于统一战线的第一个专门文件——《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统一了全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战略策略思想。1923年,党的三大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得以建立。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使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了必须建立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广泛的统一战线。1928年,党的六大制定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策略。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一直在探索、建立、巩固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与此同时,党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局出发,一直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1937年7月至1945年7月(抗日命战争时期),党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起点,在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统一战线政策,统一战线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1939年中央统战部正式成立、毛泽东同志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体现了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高度重视。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建立和发展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建立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1976“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遭到严重破坏的统一战线在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中逐步恢复,发展成了日益壮大的爱国统一战线。纵观统一战线发展史,我们党在成立早期因放弃了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使革命事业遭受了严重损失,更懂得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的重要性,自此以后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使之成为了具有深刻历史印迹、铸就不朽历史功勋的“传家宝”。也正是在我们党用好统一战线这一法宝的过程中,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开启了与党同行、共谋复兴的历史征程。  

  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因为它始终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在中国深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混战之害风雨如晦的时刻,中国共产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虽然后来经历了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革命政变等历史事件,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给共产党人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但在日军侵华形式日益严峻、关系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不计前嫌,公开放弃反蒋口号、发表倡议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与国民党的一系列谈判,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从人民迫切需要和平安宁、重建家园的愿望出发,在《目前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团结、民主”的方针,并以毛泽东同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谈判的实际行动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这次谈判历时43天之久,以国共双方正式签署并公开发表《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结束。值得关注的是,《双十协定》达成协议的事项中有六条都是有益于人民的。在重庆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团对民主人士做了大量统一战线工作,留下了毛泽东三顾特园的多党合作史佳话,推动重庆谈判取得了重要成果。虽然最终蒋介石背信弃义,撕毁了停战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但国人已经看到了我们党为实现和平、团结、民主做出的努力。中国共产党在关系民族大义、人民利益时合理退让谋求共识,体现出一个政党救亡图存的历史担当,做出顺应民意的历史选择,但在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领土主权问题上绝不作出任何妥协退让,这集中体现在我们党为实现香港回归所做的努力和对待台湾问题的立场上。自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起,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历经两年多开展了堪称世纪谈判的中英外交较量,于1984年9月就解决香港问题达成协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对待台湾问题的立场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沃尔玛始终把坚持“九二共识”作为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开展交往的基础和条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合理退让与绝不妥协退让之间作出的历史选择,体现了我们党在百年党史中始终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的利益观。也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的这一利益观和为此作出的积极努力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认同,统一战线成员才作出了与党同行、共谋复兴的历史选择。被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曾顶着国民政府的重重压力访问延安,以率领南侨慰劳团回国视察各战区、募集巨款援助祖国的抗战的实际行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战立场。各民主党派曾在遭受较场口事件、下关事件、李闻惨案等打击迫害后阴云密布的氛围中选择放弃中间路线,做出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历史性选择,以热烈响应中共中央发布的“五一口号”的实际行动表示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支持。平津战役中,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曾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争取和各方面的推动下,以“坚守北平”为由回绝蒋介石要他率部突围的命令,与中共和谈,就北平和平解放问题达成了协议,并促成了绥远起义,保护了城内的无辜平民百姓免受战火的侵扰、历史文化免遭战火的破坏。这些历史人物作出与党同行、共谋复兴的历史抉择源于对我们的坚持的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利益观的深切认同,更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充分信任。                                        

  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因为它坚持尊重、维护、照顾同盟者利益。中国共产党着力在制度设计上体现对同盟者利益的尊重、维护、照顾,抗日战争时期在边区建立了“三三制”民主政权;解放战争时期组织起草了《共同纲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提出了“一国两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的统一战线工作中坚持尊重、维护、照顾同盟者利益的原则,不仅将其明确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统一战线工作的原则”中,而且在统一战线各方面工作中都体现出对同盟者利益的尊重、维护、照顾。党外代表人士工作中,从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组成人员来看,6名副主席、56名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分别有3人(占半数)、27人(占将近半数),在政治安排上充分体现了对同盟者利益的尊重、维护、照顾。民主党派工作中,在筹备召开1945年的政治协商会议时,面对激烈的代表名额之争,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主动让出2个代表名额,解决民盟的名额问题,粉碎了国民党分化和削弱民盟的企图。无党派人士工作中,1949年新政协筹建新中国的时候,无党派人士张奚若提出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建议,徐悲鸿关于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建议,曾联松关于五星红旗方案的设计都得到了中共中央的重视和政协会议的采纳。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中,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革先锋称号、共和国勋章、最美奋斗者、八一勋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至高无上国家荣誉的知识分子中,不乏袁隆平、王选、谢家麟、程开甲等党外知识分子,习近平总书记与贾大山联谊交友的往事也体现了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外知识分子的尊重。少数民族工作中,彭德怀和习仲勋同志在西北军政委员会会议上虚心听取西北藏族地区民族领袖黄正清关于民族工作的意见,在牧区实行了仍暂时流通硬币、不马上收缴的政策,以处处为牧民着想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牧民的信任和支持。宗教工作中,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院校的建设和优秀宗教文化的保护、传承,投入大量资金,予以特殊关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中,毛泽东曾派陈毅到上海市第二届一次人代会上为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竞选上海市副市长助选,使得荣毅仁顺利当选为上海市副市长,在“五反”运动中毛泽东指示将荣毅仁家的企业树立为守法标兵。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中,《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第四十七条中明确规定“各级人大代表候选人和各级政协委员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民营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保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工作中,国家实施“千人计划”,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让留学人员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港澳台工作中,既通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修建港珠澳大桥等国家战略支持香港、澳门发展,也与以“船王”包玉刚为代表的港澳台实业家真诚交往,鼓励他们踊跃参与祖国建设。华侨、归侨及侨眷工作中,中央在改革开放后开展了纠正歧视“海外关系”现象、侨务工作拨乱反正等工作,制定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汇聚海内外同胞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此外,我们党还在扶贫领域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探索出“毕节模式”,将统一战线工作做到了贫困群众中。正是因为我们党坚持尊重、维护、照顾同盟者利益,历史和人民才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广大统一战线成员才有与党同行、共谋复兴的内在动力,才有今天党外代表人士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建真言献良策、各民主党派为脱贫攻坚注入民主监督之力、党外人士与我们党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生动实践。  

  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还因为它有很多独特的品质,比如,能够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能够与时俱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善于发挥多党合作制度优势,善于深交、广交党外朋友……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这个历史节点再读统一战线史,毛泽东、黄炎培的“延安窑洞对话”犹然在耳,我们党已经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民主之路,并经历住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阿拉伯之春等国际重大事件的考验,走过百年历史征程,发展成了一个拥有超过9190万名党员、具有广泛世界影响力的政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感自豪和骄傲!同时,作为一名统战干部,再读统一战线史使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百年来,我们党用好了统一战线这一法宝,实现了爱国主义力量的大团结、大联合,党的事业在党的坚强领导和广大与党同行、共谋复兴的统一战线成员的参与下,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仍然把统一战线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新时代统一战线面临的形势是更加复杂,肩负的任务更加繁重,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作为一名统战干部,我要从统一战线史汲取奋进力量,从对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思考中学习我们党领导统一战线工作体现出的独特品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思想为指导,从政治高度人士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心怀“国之大者”,发扬斗争精神,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工作本领,为团结引领我市统一战线成员把握历史潮流、共襄复兴伟业作出积极贡献。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